传承剪纸文化喜迎兔年新春
2023年1月13日,甘肃省图书馆接待厅内红红火火,喜气洋洋,五十余名读者来到这里,以学习剪纸的独特活动形式,迎接新春的到来。活动由甘肃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主任董隽主持,甘肃省图书馆副馆长李芬林出席活动。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平安、吉祥、喜庆的节日氛围,省图书馆特举办主题为“传承剪纸文化、喜迎兔年新春”的读者活动,邀请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临洮剪纸”传承人裴天鹏现场指导,与五十多名读者一起剪纸,体验民俗,喜迎新春!
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其风格独特、文化内涵丰富,在甘肃有着悠久的历史。广泛应用于民俗活动的传统剪纸神奇地承载着中华民族远古图腾崇拜的信息,保存着以黄土高原为中心的黄河中上游地区的民间艺术元素。
裴老师首先展示了代表性剪纸作品,为大家讲解剪纸的基本艺术特征。又通过讲解,让大家对剪纸艺术有了初步了解。
剪纸是我们中国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剪纸的类型,多种多样,窗花是剪纸艺术的一个主要品种,它用于节日民俗题材大多是对吉祥、幸福、美好的祝福,形式上则要求热闹,火红,有看头,起了装饰、美化环境的作用。
裴老师通过播放纪录短片,让大家从视频资料中进一步了解剪纸艺术。
在动手体验环节,裴老师设置了三个步骤,首先学习剪纸的基本技法,然后练习剪纸语言
月牙纹、锯齿纹等,最后教大家开口刀法。
最后,裴老师教大家剪团花,根据刚才的剪纸语言剪法联系,自己折纸,制作一幅简单的团花作品,并做展示,并借助老师提供的剪纸体验材料包,剪出兔年生肖剪纸。
大人小孩齐动手,各自有了成形的作品,最后,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召集下,大家带着自己的作品,集中展示,合影留念。
甘肃省图书馆“传承剪纸文化,喜迎兔年新春”活动圆满结束,在活动中,大家对临洮剪纸有了初步了解,也体会到了动手的乐趣,还留下了自己的作品,参与的读者都认为,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希望以后有机会,还能参加此类活动。
虎越雄关踪影去,明月探春引兔来。希望更多人了解民间艺术,了解传统春节习俗,用更多传统的方式,迎接兔年新春的到来。
来源|临洮文旅
编辑|黄 蕊 责编|赵建民 杨 阳 王晓丽
编审|谭明强 终审|边国鹏
推荐阅读
点左下角看更多
临洮好新闻
点个“赞”和“在看”呗!
👇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