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播说党史”专栏,带您一起走进美丽的洪泽湖畔,了解新四村得名的故事。
新四村位于洪泽湖北岸,隶属泗阳县裴圩镇。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军军部直属部队9000余人,在叶挺、项英率领下开始向北转移,当部队到达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背信弃义的国民党7个师8万余人的突然袭击。新四军英勇抗击,终因寡不敌众,大部分壮烈牺牲。
从震惊中外的皖南亊变中突围出来的80多名新四军伤病员,转移到洪泽湖北岸。当时黄圩区委、区公所负责文秘和财粮工作的赵我志,接到区委救治这批伤员的任务后,将80多名伤病员分散安排到小朱庄、民主村、东沙头和黄圩东赵庄堡垒户家中休养。凡接待伤病员的堡垒户都精心呵护每一个伤病员。经过一个多月时间的疗养,80多名新四军战士身体基本康复。
从皖南亊变后,黄圩区委对小朱庄及附近的村庄更加重视,培养和发展了很多堡垒户。这里离洪泽湖近,便于撤退隐蔽,因此小朱庄十几户人家成了新四军疗养休整的秘密基地。
1942年冬,罗炳辉奉命率领一个营兵力,在新袁三岔一带组织打牵制战。由于敌人碉堡坚固、武器精良,加上敌人数倍于我方,我军又没有重武器,弹药也不足,攻打了三天三夜也没能攻下据点,反而遭到敌军反包围。最终,罗炳辉含泪带领突围出来的20多人,撤退到洪泽湖边,在区武装力量的配合下,先到芦苇荡躲藏,后被区公所安置在小朱庄等几个村疗伤、休整。面对这些视死如归,英勇顽强的受伤战士,乡亲们每时每刻细微照料。黄圩区委还组织广大民众,积极支持抗日战争,为新四军,八路军前方作战提供后方物资支援。
解放初期,地方政府实行大区小乡制,洪泽湖北岸以小朱庄村,民主村、梨园村、四平村、陈黄村就合并成一个小乡。合并后,大家一致考虑,叫新四乡最适合。1969年12月,新四乡又分解成了陈庄、东沙、西沙、新四四个村,原小朱庄村和梨园村还是叫新四村。2000年机构改革,原黄圩乡的新四村、陈庄村、东沙村又合并成了一个大村,这个村名还是叫新四村。
新四村的村名将永载史册,新四军与新四村的这段红色历史,将成为后人的美好记忆。
(泗阳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杨艳苏 肖赵 编辑/徐徐 庄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