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九个一批治难,让停车堵心变顺心,七化并举治乱
2022-08-25 10:17:42临洮县广播电视台

临洮:

九个一批治“难”,让停车“堵心”变“顺心”

七化并举治“乱”,让管理“闹心”变“舒心”

“一难两乱”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临洮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停车设施建设管理“一难两乱”专项整治工作部署要求,紧扣临洮实际,聚焦突出问题,精心安排部署,坚持部门联动,强化工作落实,专项整治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成效凸显。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九个一批治“难”,群众停车实现“由难到易”的转变。

一是拓展建设一批。即,充分利用公路、现有的便道和路边资源,在不妨碍车辆通行、行人通行,不占用盲道的前提下,科学规划、合理增设一批停车泊位。

二是错峰共用一批。即,鼓励城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馆在空闲时段向社会车辆合理开放停车设施,盘活存量资源,提高使用效率。

三是老旧改造一批。即,对城区各老旧小区、老旧街区进行改造提升,合理统筹规划停车位,满足业主停车需求。

四是盘活提升一批。即,大力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充分利用边角地、零星地、绿地广场地下空间、人防等现有设施场地发展停车设施。特别是对已入住未验收的小区加快组织验收,督促开放小区自有停车场。

五是开放共享一批。即,机关单位实行错时停车,特别是统办大楼周边、三馆停车场、各单独办公单位的院内停车场实行开放共享,闲置车位在下班后全部对外开放,为周边居民提供停车服务。

六是清理整顿一批。即,大力停车设施开展专项整治,累计拆除私自设置的收费停车场6处,拆除“n”型桩310多个、地锁60余个,督促拖离“罩衣车”“僵尸车”30余辆,清理占用公共车位摆摊设点违规经营行为240多人次。同时,制定停车场审批管理制度,对新建停车场进行规范审批。

七是项目建设一批。即,投资1.2亿元,分三期实施临洮县老城区停车建设项目。目前,投资4000万元的一期项目正在建设当中,预计今年10月底建成启用,将新增公共区域停车位1930个,经升级改造后城投公司自有物业小区及地下停车场可对外开放停车位4543个。

八是长远规划一批。即,将城区停车场规划建设纳入《临洮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加强《临洮县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刚性约束性,规定新开发住宅小区强制性配建停车设施,从根源上减少新增停车难题;同时,在城区四个入口规划设置大型货运车辆、特种车辆专用停车场,有效解决大型车辆停放难题。

九是地下疏导一批。即,根据城区机动车习惯停放于地上,小区各地下停车场大量闲置这一现象,制定停车资源分布图和索引图,加大路面巡查监管力度,引导群众进入地下停车场停放车辆,有效解决车辆乱停乱放影响通行问题。

二、以七化并举治“乱”,停车管理实现“由乱到治”的转变。

一是以标准化补短板。即,对现行各类停车设施收费政策进行梳理、整合,结合县域实际,制定并公布《临洮县城区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标准》,杜绝“收费乱”问题。

二是以法治化治乱象。即,交警部门依据道路交通相关法律法规,采取劝导教育、批评警告、拍照取证、张贴违停告知书、锁车、拖移等措施,对乱停车行为进行集中整治;市场监管部门充分发挥12345民生平台和12315消费维权平台作用,畅通投诉渠道,严查乱收费问题。

三是以规范化促管理。即,向社会发布《关于开展停车管理“一难两乱”问题专项整治的公告》,确定严管街,加快违停抓拍设备建设,设置禁止停车标识牌、发放提示卡,从严查处车辆乱停乱放、闯红灯等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有效改善城区交通秩序。

四是以智慧化提效能。即,结合临洮县老城区停车建设项目,综合运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现有路边泊位和公共停车场进行智能化、数字化改造,以其“场景化、智能化、网格化、生态化”四位一体的新模式,通过智能相机自动识别车辆停车行为,提升智能化停车服务水平。

五是以全民化聚合力。即,向社会公布“一难两乱”13项问题,发布《关于征集我县城区“停车难收费乱管理乱”专项整治意见建议的公告》,充分保障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引导群众广泛参与专项整治,着力营造我参与我受益的良好氛围。

六是以示范化为引领。即,将县城文峰东路、文峰西路等7条街区,金地小区地下停车场、东门蔬菜市场停车场等7处停车场确定为停车管理示范线(点),通过联合整治、规范管理、着力打造,形成工作样板,并在全城予以推广。

七是以督导化促落实。即,坚持工作开展到哪里,监督跟进到哪里,纪检监察部门定期开展督查检查,全面了解专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着力查找存在的问题不足,通过交办督办推动整改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