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孟州:地名故事8落驾头、戍楼、义井村的传说
2020-07-11 22:30:37孟州市广播电视中心

凡读过杜甫《石壕吏》诗的人,大概都不会忘记“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的名句吧?至今,孟州市(古河阳)这块土地上还遗留着河阳役的印迹。

据传,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唐朝军队反击安史之乱,将叛军逐出长安,直取洛阳,乘胜渡过黄河,围困叛军于相州(今安阳市)。后因指挥失误,被史思明打败,不得不退守河阳。此后,唐军与叛军在河阳坚持数年之久的拉锯战,史称河阳之役。

当时,唐军由神策大将军李光弼指挥,把今孟州城西南十五里处作为根据地,在紫金山南,黄河北岸(今戍楼村所在地)挖沟筑寨,建造烽火台(古称戍楼),以观察情报敌情。叛军以古河内(今沁阳市)为据点,负隅顽抗。河内以南,黄河以北,纵横百余里之地便成了双方交锋拉锯的战场。看到将要打仗,这里的居民逃亡殆尽,唯有紫金山东南端岭上的金山寺里住着一位老僧,在岭下挖了一口井。唐军来时,开井打水,供唐军做饭饮用。叛军来时,便封井逃回寺院,使叛军找不到水源。后被叛军发现,将老僧杀害投于井中。直到唐代宗元年(762年),唐军展开全面反击,连打胜仗。盘踞在黄河以北的叛军纷纷投降,唐军才大获全胜。此时,唐代宗亲临战场巡视。李光弼闻讯,迅速整装,率众出迎。在古岩崖头(今落驾头村)迎唐代宗。代宗落驾下辇,召见光弼,并犒赏三军。

举国安定之后,地方百姓为了纪念战争的胜利和在战争中的有功之人。居住在岩崖头的百姓就将落驾之处称为“落驾头”。住在烽火台的百姓就把村名取为“戍楼”。居住在老僧挖井处的百姓就把村名取为“义井”。

尽管由于历史的演变,这些村庄几经毁灭重建,并赋于了不少新的内容,但这个古老的传说仍然是人们寻根的依据。

文字来源:孟州市民政局

图片来源:网络整理

监制:王秋生 总编:蔺鸿波

统筹:杨焱辉 主编:贾黎明

责编:于晶晶校审:牛联平

孟州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