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烈士李耀珍:宁死不屈 舍身取义
抗战期间,东平热血儿女和全国人民一道投身抗日救亡热潮,许多人不惜牺牲生命,拼尽最后一份力,流尽最后一滴血,最后长眠在家乡的土地上。“东平抗战记忆”今天起挖掘整理东平县部分抗战烈士事迹,缅怀革命先烈,承继抗战精神,激励奋发斗志。
东平街道龙山屯是一个普通的小山村,1941年1月2日,革命先辈李耀珍在东平县城北门外慷慨就义后,几经周折遗体被埋葬在这里。
李耀珍原名李玉璞,1909年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早年受万里、于林甫和赵效三、刘仲羽等共产党员的影响带动,加入“抗日救亡协会”,后经刘仲羽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三区抗日动委会主任。
期间,李耀珍安插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进入伪政权充当内应,带领区中队经常昼伏夜出,反奸除霸,破坏敌人交通线;帮助八路军购买药品、军需物质,培养地下联络员为组织传送情报,并配合县大队开展武装斗争。同时,他还带领干部群众向地主借粮,实行减租减息,进一步巩固了抗日组织和根据地,在当时的东平北部山区震动很大。
穷凶极恶的敌人视李耀珍为眼中钉肉中刺,多次开展搜捕行动,欲除之而后快。1940年9月18日晚,李耀珍到清水坦刘仲羽家中参加党的秘密会议后,因汉奸告密不幸落入敌人魔掌,刘仲羽等人也同时被捕。
被捕后,敌人对李耀珍用尽了酷刑,他咬紧牙关、宁死不屈;面对前来劝降的特务,他怒目相对、将其骂出。在狱中,李耀珍不吃敌人一口粮,不喝敌人一口水,最后饿得只剩皮包骨头,敌人仍不肯罢休,又施花招。
李耀珍的孙子 李少华:“敌人就让我奶奶还有我不到七岁的父亲去探监,想通过这种方式让我爷爷屈服,我爷爷当时身体比较虚弱,用手势给我奶奶说,好好把孩子抚养成人,我不能背叛党,背叛人民。”
李耀珍激昂大义、蹈死不顾,镇定地抉择了自己的归宿。用尽了手段的日本鬼子最终死了心,把李耀珍、刘仲羽等革命志士绑赴东平县城北门外刑场残忍杀害,李耀珍英勇就义,年仅31岁。
英雄已逝、浩气长存。李耀珍烈士义无反顾的慷慨赴死,留给后人崇高的景仰和无尽的怀念。
清清白白的来,干干净净的去,这也许正是李耀珍作为一个革命者无私无畏的真实写照。
★铁血军魂
荣耀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