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蓬莱红富士苹果采收接近尾声
今年的行情如何?
市场最新监测数据显示
↓↓↓
蓬莱苹果的平均价格
目前比栖霞、牟平等地每斤高出1-2元
在烟台各县市区中最高!
快来一起看看
“7元苹果很普遍”
在蓬莱龙山店一带,“85”优质果价格普遍在7元每斤,果型特别端正的,能卖到7.5元每斤。
“烟台好苹果,多在蓬莱;蓬莱好苹果,多在龙山店”。在本土和外地经销商心目中,这样的理念已基本达成共识。
在龙山店一带,由于果农广泛进行了老旧品种改良,优质果率能达到80%左右,苹果个头大、色泽诱人。由芽变“烟富3”繁育的品种“响富1号”,抗病害、表光好,摘袋后3-4天就能全红,同样的管理,比普通品种优质果率提高20%,“85果”占到40%。
在三十里堡村,“响富1号”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目前这个面积还在不断扩大,老龄化果园改造蔚然成风。
免套袋苹果,价格无上限
位于刘家沟某果品基地,苹果种植面积1000余亩,采用宽垄密植、行间种草,水肥一体的标准化种植模式,亩产量8000-10000斤,每斤平均价格6-7元。基地有50余亩免套袋有机苹果,色泽比普通苹果更深,糖度能达到16-17度,专供高端市场,只要客户认可,价格没有上限。
基地机械化程度高,配备水肥一体化设施,打药、割草等工作全部由专用机械完成。目前基地的1000多亩果园,平常只有20余名工人管理,授粉、套袋、采收期才会临时雇人,亩均人工成本比普通农户至少节省一半。
自育“烟富10”红遍全国
刘家沟镇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集苹果新品种研发,苗木脱毒、繁育、销售,技术推广服务为一体。烟富10是该公司自主选育、极具发展潜力的优良大果型芽变品种,色泽深红、果型硕大,口感香甜,可实现一年栽树、两年开花、三年见果,三年亩产可达到1500-2000斤,四年4000-5000斤,五年8000-10000斤,经济效益可观。全国推广种植面积已超过300万亩,实现了“在中国有苹果的地方就有烟富10”的目标。每年10月中旬是烟富10母本园对外开放的时期,每年会吸引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已成为合作社发展中一道靓丽风景线。
除“烟富10”外,公司繁育的优质苹果品种短枝烟富7、八仙早富、维纳斯黄金、藤噶一号等,深受市场青睐与消费者欢迎。
“奶油苹果”带袋卖
位于北沟镇三十里店村东北的某果业合作社,属火山岩土质,示范园面积500亩,采用宽垄密植、水肥一体种植模式,优质果率60%以上。该基地主打品种为“宫奇富士”“烟富3”等,特色品种为白色“奶油苹果”,口感香甜馥郁,将在霜降后采收,带着果袋直接下树售卖,省去摘袋人工费、反光膜费用等,平均价格2元每斤左右。
百年老树结硕果,文化即价值
刘家沟镇乌沟苗家村一基地内,有一棵树龄在百岁以上的老果树,2600多个果实已摘袋,本月底将采摘下树。由于树龄太大,苹果的口感并不惊艳,但文化内涵赋予了它更高的价值。
这棵“有故事的果树”原为小国光品种,30年前在新枝上嫁接了红富士。它之前的主人叫苗慎五,是民国时期乌沟苗家村有名的大地主兼商人,在辽宁营口和南方城市均有商埠。新中国成立后,这片果园充公划归为蓬莱园艺场所有。虽经多次流转,老果树被很好地保留了下来。经山东农业大学专家树龄测算,认定该树树龄在110-130年。
“艾崮红”皮薄肉甜
村里集镇苹果以条红为主,在大崔家村一带,目前收购价在3-4.5元,就该类苹果来讲,价格在周边县市区也比较领先。“艾崮红”苹果个大皮薄、甜度更高,在市场上拥有一定美誉度。目前该村及周边村庄也推广种植全红苹果,最高价能达到7元左右。
再造“蓬莱海岸苹果”新优势
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无论是果农,还是资深的果品种植企业、经销商,近几年,面对陕西苹果等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再造“蓬莱海岸苹果”的新优势,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从政府主管部门到果农、企业、合作社都在为之努力。
据蓬莱区农业农村局统计,截至2019年底,蓬莱区苹果面积36.93万亩,总产达到107.9万吨。针对生产中存在的品种老、树势弱、品质差等问题,完成老龄果园更新改造63950亩。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调整早、中、晚熟品种比例,先后选育出“烟富1-6”“烟嘎1-3”“鑫早富”“八仙早富”“烟富10 ”“烟富7”和“元富红”等品种,引进“维纳斯黄金”中晚熟黄色新品种1个,引进试验免套袋苹果新品种5个,品种优化率达95%。
扶持和壮大有代表性的本土苗木繁育基地,引导选育“早中晚、红黄绿、甜香脆、名优特”符合我区地域特点的新品种,实现品种优化替代,破解果品市场“同质化”问题。
抓好四级示范园建设,目前已完成昊林果品、园艺场市级1000亩示范园2个,蔚阳果业、云瑞果品县级500亩示范园2个,仙阁、德顺、奔兴、农丰、苹多多、和圣、五羊山镇级200亩示范园7个。4000余亩的示范园,以科技化、精细化管理,培育更高品质的蓬莱果,为我区苹果产业树立了新标杆。
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步伐,从基地建设、仓储加工、营销体系、品控体系、品牌建设、科技应用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全链条发力推动苹果产业“提质增效、产业升级”。
记者 厉智敏 摄影报道
由于时间有限
记者了解到的仅是部分典型
如果您的苹果更优更好
欢迎在留言区推荐,记得留下电话!
我们的记者会择优现场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