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能见过“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美景,您也可能品尝过芳香四溢、晶莹圆润的桃果,那么您有仔细的看过正在茁壮成长的小桃树吗?在泗阳县高渡镇的别样红秋桃基地,小桃树翠绿的嫩叶在阳光的照射下,闪耀着脱贫致富的光芒。
下午三点半,初夏的微热还盘旋在空气之中,泗阳县高渡镇别样红秋桃基地里已经开始了下午段的忙碌。十来名村民在基地里,或是灌溉,或是除草……细致管理下,一棵棵丈把高的小桃树迸发着勃勃生机。看着这一片图景,李永很是欣慰,他不仅是基地负责人也是镇北村党支部书记,想起去年的决定也更添了几分自信。
别样红秋桃基地负责人 李永:我们村的作物一直都是传统作物,都是稻麦轮作,经济效益比较低,村里对于这种落后现象也很着急,正好县委县政府支持这种桃果产业,借着东风我们积极地主动作为,把土地性质进行改变,现在种植秋桃。
别样红秋桃基地位于泗阳县高渡镇镇北村,占地面积140亩。去年中下旬,镇北村党支部书记李永就开始忙东忙西的张罗起来,经过一番努力成立了高渡镇镇北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投入四十多万元进行别样红秋桃基地的运营,主要栽植映霜红秋桃和黄金蜜等。
别样红秋桃基地负责人 李永:估计每亩产量4000到6000斤,按照市场行情效益在7000到8000元。
桃子三年后才能挂果出售产生经济效益。那么,这三年间如何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价值呢?经过请教专家和多方考察,李永带领村民们在林下种植了花生、西瓜、香瓜等作物,还进行了养殖,这样以来,今年就能见成效、获效益。
别样红秋桃基地负责人 李永:我们今年种植花生70多亩,能够我们带来十几万的收入,林下养殖了两千多只鹅,也能给我们带来七八万收入,这两块我们的纯收入达到二十万。
这样算起来,今年就能实现村集体经济二十多万元的增加。村集体经济壮大起来的同时,村民们也在这片基地实现了更好的生活。今年64岁的关仲风是镇北村本地人,老伴儿腿脚不便,他们老两口生活开支全靠她一个人,因为没有稳定的工作,一直以来都带着低收入户的“帽子”。
村民 关仲风:我以前到处去找活干,现在在这里工作稳定,一个月两千块钱左右,感觉非常满意。
像关仲风一样,常年在基地里工作的居民有十五个人,其中有七个低收入户,每天八十元的工资,对于他们来讲是一笔相当满意的工资性收入。在基地里,自由轻松,环境也好,关仲风和村民们的脸上也流露着幸福笑容,致富之花也悄然绽放在心头。
村民 关仲风: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我们的基地越来越兴旺,我的工作也就稳定了,我的生活也(会变得更)美满。
除了带动就业之外,李永说在基地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会根据高渡镇的规划和帮扶,输送早熟桃苗、桃价格指数保险、土地整理等系列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村民桃树种植热情,为村民致富发展提供实际的福利。
别样红秋桃基地负责人 李永:我们现在正在给我们的秋桃基地做必要的基础设施,为了增加以后我们观光采摘,提供良好的环境,下面我们会借助这个东风,扩大秋桃基地栽植面积,为我门以后的土地增值增效做保障。
今年以来,高渡镇紧紧围绕 “一县一业”农业结构调整要求与部署,以“书记领头调结构”为抓手,坚持生态农业发展思路,积极构建2号公路精品桃果产业带,截止目前,高渡镇新流转土地超5000亩,其中330省道两侧流转新增土地2160亩,越来越多的像“别样红”一样的桃果基地,在切实促进农业增效、农民致富。
(泗阳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孙雅丽 董伟 编辑/庄密 徐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