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说起艾滋病,总会让人闻之色变。关于艾滋病,我们知道的还是太少。如果我告诉你,深吻会传播艾滋病,你一定会感到很惊讶;如果我再告诉你,性行为传播艾滋病与黏膜破损有关,你也会感到很新奇;如果我又告诉你,其实,一些小小的美容行为也有可能会导致艾滋病,你是否会更惊奇!
众所周知,艾滋病主要通过性传播,据统计,全世界约有75%的HIV感染是通过性途径传播的,另有5%的传播方式不详。别小看了这5%,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泱泱大国,这可是几千万的数字。5%不详传播方式中,一些美容行为竟然成为了罪魁祸首之一!
也许很多人会感到疑惑,这样很普遍的美容,怎么会引发艾滋病?这是因为在美容中会伤及真皮,导致出血,艾滋病很容易通过血液传染,最终导致感染。那么,有哪些美容行为会有可能导致艾滋病呢?
1、纹身
纹身是通过针刺皮肤,将对人体无害、不被吸收的金属氧化色素注入真皮层内,使皮肤着色。在纹身的过程中,针尖与被纹者的血液不断接触,继而又在装有纹身药水的容器里反复蘸染,若纹针消毒不彻底,或药水容器不经更换消毒,当第二人被针刺时,就很可能引起交叉感染。纹身容易传染上乙肝、艾滋病、细菌性红眼病和沙眼、梅毒、结核病等。
虽然纹身的人不一定个个都会被传染,但是也万万不能存有侥幸之心。对于这些刀割针刺的美容术,一定要找医疗设备健全、卫生条件好的医院,免得因器械消毒不彻底而被传染上疾病。
2、穿耳洞
耳洞是人们为了佩带耳环达到美化耳朵的目的,通过器械人为地在耳朵上穿孔的一种美容方法。它需要有洁净的环境和完全消毒的器械。如果在一般的非医疗美容的机构或卖耳环的地方穿耳打洞,那就是一个很危险的行为,因为这不是一个很洁净的环境,而且所用的器具没有做到一人一消毒,极易造成交叉感染,最终导致肝炎或者艾滋病。
3、美牙术
一口洁白整齐的牙齿能让人更自信。于是,牙齿也开始享受美容了。但是,你知道吗,美牙易造成患者交叉感染,传染上肝炎、艾滋病等传染病。
据了解,80%至90%的牙病患者在洗牙或者补牙时都伴有牙龈出血,如果洗牙或补牙的机头消毒不彻底,那么,确实有可能通过机头上残存的血液传播疾病。
所以,美牙一定要到正规的医疗单位,而医院给患者进行洗牙、补牙时使用的机头,必须是消毒之后没有打开封装的机头,这样才能保证足够的卫生和安全。
4、美容手术的输血
血液是传播艾滋病的途径之一。据了解,到目前为止,约有为2万余人,通过血液或血液制品感染艾滋病病毒或患艾滋病,占我国艾滋病总感染人数的7%。这些人中有许多是无辜的受害者,有些人是因外伤输血感染,有些人是因卖血感染的。
因此,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血浆代用品和自身血液是安全用血的措施之一,必须输血时要使用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一次性或经过严格消毒的输液器。
追求美丽并无罪,但是一定要选择清洁、卫生的医疗机构,以免造成疾病感染。这样,生活才能健康又美丽!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虽然外表和正常人一样,但他们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皮肤粘膜破损或炎症溃疡的渗出液里都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乳汁也含病毒,有传染性。唾液、泪水、汗液和尿液中也能发现病毒,但含病毒很少,传染性不大。
已经证实的艾滋病传染途径主要有三条,其核心是通过性传播和血传播,一般的接触并不能传染艾滋病,所以艾滋病患者在生活当中不应受到歧视,如共同进餐、握手等都不会传染艾滋病。
(1)性接触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包括同性及异性之间的性接触。肛交、口交有着更大的传染危险。无论是同性、异性、还是两性之间的性接触都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艾滋病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的病毒,在性活动(包括阴道性交、肛交和口交)时,由于性交部位的摩擦,很容易造成生殖器黏膜的细微破损,这时,病毒就会趁虚而入,进入未感染者的血液中。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直肠的肠壁较阴道壁更容易破损,所以肛门性交的危险性比阴道性交的危险性更大。
(2)血液传播:
①输入污染了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②静脉药瘾者共用受HIV污染的、未消毒的针头及注射器;
③共用其他医疗器械或生活用具(如与感染者共用牙刷、剃刀)也可能经破损处传染,但罕见;
④注射器和针头消毒不彻底或不消毒,特别是儿童预防注射未做到一人一针一管危险更大;口腔科器械、接生器械、外科手术器械、针刺治疗用针消毒不严密或不消毒;理发、美容(如纹眉、穿耳)、纹身等的刀具、针具、浴室的修脚刀不消毒;和他人共用刮脸刀、剃须刀、或共用牙刷;输用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的供血者的血或血液制品,以及类似情况下的输骨髓和器官移值;救护流血的伤员时,救护者本身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
(3)母婴传播:也称围产期传播,即感染了HIV的母亲在产前、分娩过程中及产后不久将HIV传染给了胎儿或婴儿。可通过胎盘,或分娩时通过产道,也可通过哺乳传染。
关于医疗整形美容方面的医院感染风险,安全注射相关知识,感控plus也曾多次关注和科普。但是还是挡不住美女们一颗颗爱美的心,像笔者这个年纪的“老阿姨”,也希望有一天借助现代医学美容重返十八岁呢。但是如果让我选,肯定不会看朋友圈的小广告,也不会听谁说哪个“医美大咖”租个酒店房间就敢开眼角,去眼袋。而会选择正规的医疗美容机构,让专科医生评估后,进行相关的医疗美容项目。
朋友圈视频截图(笔者朋友圈)
这是一个朋友圈的小广告,熙熙攘攘的人群排着队等着做双眼皮,视频截图显示的是某酒店房间,震惊之余还是有些担忧,姑且不说这非法行医的资质问题,单单从整个“手术间”的设施来看,哪有半点消毒隔离的意识?
瘦脸针注射(图片来自笔者朋友圈)
看起来上面两张图片操作似乎比一般医院都规范,操作者带手套进行注射。可是爱美的女士们,你们想过照片背后的事情么?这个机构是否合法?操作者是否是有资质的医务人员?手套能不能一人一更换?无菌技术操作是否正确?使用过的医疗废物是如何处置的?朋友圈只会告诉你,我们的服务有多好,我们的效果有多美,巨大的经济利益驱使下,违法违规的成本可以被忽略。而隐藏在这些“美丽”背后的巨大风险,却没有人告诉你。
网络新闻图片
注射美容感染风险
血源性病原体(blood borne pathogen):存在于血液和某些体液中的能引起人体疾病的病原微生物,例如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艾滋病病毒(HIV)等。目前已知的经血源性传播疾病大约20余种,不仅仅是医务人员有感染的风险,在不安全注射的环境下,在非专业人员的操作下,接受注射人员的感染风险成倍的增加。
商务部公告2013年第21号《美容院服务规范》(SB/T10991-2013)中明确生活美容的服务范围。
《美容院服务规范》
《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
美容业分为生活美容和医疗美容2个领域,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医疗美容服务的管理。2002年公布施行《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卫生部第19号令),对医疗美容机构的设置登记、执业人员资格、执业规则、监督管理等作出规定。之后,陆续制定了《美容医疗机构、医疗美容科(室)基本标准(试行)》《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等文件,制定了整形美容医疗机构评价标准体系。包括医疗美容广告的发布,也必须按照国家有关广告管理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由于医疗美容具有创伤性、侵入性的特点,《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也明确了实施医疗美容项目的主诊医师必须同时具备执业医师资格,经执业医师注册机关注册,具有从事相关临床学科工作经历;从事医疗美容护理工作的人员,应具备下列护士资格,并经护士注册机关注册。实施医疗美容项目必须在相应的美容医疗机构或开设医疗美容科室的医疗机构中进行。
如何查询所在的医疗美容机构是否合法,,进入国家卫健委网站全国医疗机构进行查询(http://zgcx.nhfpc.go.cn:9090/)。
简而言之,有注射和侵入性操作的,都属于医疗美容范畴,所有的操作都需要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遵守医疗医疗美容技术操作规程。开展生活美容的机构是没有资质开展医疗美容项目的,所以爱美的人士,请选择正规的医疗美容机构,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关的医疗美容项目。
编辑 | 王 星
审校 | 张健雅
监制 | 梁占杰 张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