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周旭,1.8米的身高,笑起来很腼腆,一看就是个阳光害羞的大男孩。为了备战12月21日上海体育学院的运动会,周旭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回家了。
周旭,灌南县新集镇周庄村人,现在是上海体育学院散打青年队队长。2016年被上海体育学院散打队相中,选入上体散打队训练,师从赵光勇教练。师傅赵光勇拿过世锦赛、世界杯、亚运会、全运会所有金牌,被誉为“锦标赛之王”。而周旭先后荣获2016年金华市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第一名、2017年浙江省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第一名、2017年上海体育学院校运会武术散打锦标赛男子专业组75KG第一名、2017年江苏省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男子15-16岁组70KG级第一名、2018年浙江省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荣获体育道德风尚运动员及男子乙组75KG级第一名、2018年浙江省省运会银牌、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武术散打(体校组)散打男子70KG级第一名。
据周旭父亲周善广介绍,周旭从小到大就是一个好动的孩子,体质也好。与同龄人相比,周旭个头高、反应快,比他稍微大的男孩子一般不敢欺负他,但他也从来不欺负比自己小的孩子。从小就能看得出周旭身上有着练武之人的气质:讲义气、不欺弱不胆怯。
周旭小时候喜欢看武打片,自然而然地喜欢上了武术。12岁时,周旭跟父亲说要去学武术。看儿子还小,周善广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这么小,学武术很吃苦的,没有爸爸妈妈陪在身边,你想清楚了吗?”周旭斩钉截铁地说:“要去!”父母对于“好动”的周旭是鼎力支持的,知道孩子喜欢武术,2014年父母就把12岁的周旭送到山东聊城少林武校练武术套路,由此开启了散打之旅。2016年在参加上海体育学院面向全国武校选拔比赛时,周旭被选中进入了上海体育学院。
据悉,现代散打常见的就是以直拳、摆拳、抄拳、鞭拳、鞭腿、蹬腿、踹腿、摔法等技法组成的以踢、打、摔结合的攻防技术。散打没有套路,只有单招和组合,它靠的是运动员本身的身体素质、技巧掌握以及灵活运用。在散打技巧上,周旭的优势在于拳法和腿法比较突出。因其身高比例好、爆发力强、善于抓机会、身体反应敏捷,所以在比赛中占有很大的优势。
在赵光勇教练看来,周旭的成功与他平时刻苦的训练不可分割。赵光勇告诉记者,最开始接触到周旭,是2016年上海体育学院面向全国武校举行的锦标赛。比赛中周旭表现得很出色,他比同龄人更有狠劲和霸气,即使对方在技术、体力方面比他占优势,但周旭毫不胆怯,每场比赛都要拼尽全力打到最后。所以赵光勇就看中了他,并收为徒弟。虽然当时周旭在赛场上动作并不规范,但通过三年的系统训练,进步非常快,上海体育学院和上海体育学院男子散打队主教练暨中国国家散打队教练陈养胜把周旭作为重点培养对象。
在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比赛前训练中,周旭不小心受伤,左边的眼角额骨断裂缝,缝了10针,但他只休息了一天就继续训练。周善广心疼地说:“儿子,你身体感觉怎么样?不行的话下一届再参加吧,身体要紧。”比赛四年一届,周旭等不了那么长时间,忍着伤痛继续参加训练,最终取得了第一名的满意成绩。“这块金牌意义真的很不一样,含金量很高,是上海体育学院建院以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年运动会的首金。”赵光勇教练告诉记者。
在这块金牌的获取路上,周旭可谓很坎坷。他在平时训练时,能力、执行力很强,训练刻苦,每一次教练布置的工作都认真完成,但他在比赛中容易怯场,遇到大赛会更紧张。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的预赛5月份在河南洛河举行,周旭因为心理没有调节好,以第九名的微弱优势出线。赵光勇针对他的特点,对他进行训练和心理疏导,让他能够轻装上阵。从5月到6月,周旭用了30多天时间,认真贯彻了教练训练理念,调节好心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比赛中周旭以压倒性的优势战胜对手,赢得金牌。
“每次常规训练结束后,我会自觉地一个人留下来默默加练一个多小时。我知道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我喜欢散打,在这条路上我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周旭说,“接下来,我的小目标是冲击明年的全国锦标赛金牌,继续为家乡争光。”
END